Wednesday, August 16, 2017

2017-08-14 爸爸我帶您回家了刊登世界日報 Article Published on WJ

Very busy to confirm speakers for the Roundtable in Brooklyn on 8/16
 
Lying on the floor putting the injured foot on the sofa
Looking at the ceiling and the window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My article "Dad, I have taken you home!"
about Dad finally went back to his hometown after 68 years
published on World Journal today
 
感謝世界日報漫漫歸鄉路徵文,我在上星期日抽空寫就
只能寫一千兩百字,所以只能記事,不能抒情
 

2016 July
謝謝李福龍去看爸爸時照了這張笑臉送給我
這是爸爸的最後一張歡喜照片,我很喜歡
希望他現在都是笑口常開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 
爸爸,我帶您回家了!(刊登於世界日報上下古今8/14/2017)

郭曼麗

六十八年後,他終於回到父母身邊了!

我的父親出生於福建省莆田縣,因為當地土地貧瘠,生活困頓,他在1948年和同鄉兩位好友走路兩天到福州,搭船到台灣,後考進臺北師範學校唸書。

爸爸離家時是元宵節過後,他記得祖母倚門喊著: “要回來過元宵喔!那是他記憶中母親最後的身影及叮嚀。

風起雲湧,政治的殘酷在1949年開始了兩岸慘絕人寰的悲劇;爸爸從此陷入與家鄉隔絕的夢靨,音訊完全斷絕。爸爸1951年師範畢業後,奉召入伍;1953年退伍後,奉派至臺北縣多所小學任教師,主任,1965年升任校長,直到1993年退休。在家庭方面,爸爸在1954年結婚,到1960年也有了我們三個孩子。這些重要的人生大事,他多麼希望與莆田的家人分享,但是當時連通信都是犯法的行為,爸爸又是非常內斂不輕易表達的人,所以我常聽到爸爸在睡夢中的嘶喊苦嚎。

記得爸爸每年過年都會肅穆地告訴我莆仙人是農曆初四過除夕,據說是明朝時某年除夕,日本的浪人侵犯福建沿海一代,所以百姓都避難僻遠深山中,等日本浪人離開後返家時,已經是大年初四了,所以從此莆仙人相傳成俗,每年過兩次除夕。

元宵節對爸爸有特殊的意義,也是他對兒時最深刻的記憶。爸爸說家鄉的元宵很熱鬧,廟中的菩薩由爐主恭迎回家,然後挨家輪流接駕恭拜,家家戶戶準備祭品,並備花生及燒酒招待來賓,一直到凌晨將菩薩送回廟中功德圓滿後,每個人分到一份祭品,才回家睡覺。

我不會忘記那個下午!1982年爸爸接獲第一封家書,得知父母及大哥均已過世的消息,他躲到房中嚎啕大哭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爸爸對多年希望破滅的悲悽絕望,爸爸請人依著信中寄來的相片,畫了祖父母的肖像掛上牆上。

    兩岸開放探親後,六十二歲的爸爸在媽媽和弟弟的陪伴下於1990年第一次回到家鄉,我當時已經在美國,沒有參與。回臺看爸媽時他說起那次返鄉的經歷是有喜有悲,最難過的是知道祖父母都是在非常困苦的環境下活活餓死的,而且因為爸爸在臺灣的關係可能也讓家人受到連累,但是沒有一個人願意從頭到尾,詳詳細細地,老老實實地告訴他,這是他一直感到愧疚而無法釋懷的事。

    19931995年爸爸又二度返鄉之後,就因身體不適合飛行而沒有回去過了。2011年爸爸心臟開刀後,身體沒有復原,失智症也日益嚴重。每次我回臺,他總是催促我準備他身後之事,也表示他很希望能再回家一次,但是我們都知道以他的情況不太可能了。

    2016年的父親節我打電話給爸爸時,我發現他已不記得我是誰了。弟弟告訴我爸爸每天在家打包,嚷著要回家,甚至叫媽媽幫他搬冰箱,他要回家!我在八月二十三日上機,下機時接到手機留言要我趕到臺大醫院加護病房。我陪著爸爸兩個星期之後,爸爸在我答應他我會帶他回家之後,安心地走了。

    我將爸爸的骨灰帶回紐約,不知道何時才能帶爸爸回去一個我陌生的地方。感恩許多貴人的幫助下,我在十二月時帶著爸爸的骨灰回到他離開六十八年的故鄉,將他帶回他父母的身旁。

爸爸,我帶您回家了!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